目录
特稿
顶层设计之于中印文化交流姜景奎;1-11教育部名栏——船山研究
王船山诗歌评选的批评范畴陈勇;12-17
王船山和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王生云;18-26
王船山诗词英译中“兴观群怨”的再现——以《蝶恋花·铜官戍火》为例曾威;27-31政治与社会
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研究与展望骆丹;李青嵩;32-40
错误社会思潮对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的影响及应对周雯雯;41-48
新时代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全面深化改革影响探析张涛;孙月红;49-54哲学
辩证法视角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殷华成;55-59
论陆贾《新语》的治理思想姜喜任;60-66
论“为善无近名,为恶无近刑”的内在逻辑周晓露;67-71文学
唐诗如何解构?——论洛夫《唐诗解构》董正宇;72-76
《思想与时代》月刊与萨顿新人文主义杨世海;77-82
《论语》“绘事后素”与《考工记》“后素功”考释蔡鑫泉;83-89
山崎暗斋濂溪学文献与文献学思想王晚霞;90-96历史
从康熙朝《常宁县志》看清初佛教在常宁的兴盛郭华清;97-102
中央苏区妇女对扩红运动的支持及其启示粟霞;103-108新闻传播学
非虚构写作在新闻传播中的实践价值及存在问题探析盛芳;109-115
新媒体时代报纸言论发展的危机及化解策略研究彭军辉;王志永;116-121语言学
试论“朷”“朷桑”与“条桑”徐前师;122-127
蹿红的“咖”类词语——论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丁石林;128-132
《居延简》中“绪絮”释读聂丹;聂淼;133-136艺术
辰溪瑶乡茶山号子的产生与发展米瑞玲;谢志德;137-141
“中国红”的美学意识演绎与演变胡蓉;142-150教育与管理
信息化背景下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构建张登玉;刘国武;凌剑飞;151-154
高校班主任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分析郭理;155-160
“展示课堂”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姜新宇;161-164
思贤讲舍没有跟曾祠借房屋王兴国;2+165